:::

焦點新聞

臺大卓越研究系列報導--管理學院會計研究表現卓越

更新日期:105年12月2日

圖1:李書行教授提出創新的Bayesian Multitask Learning (貝氏多任務學習)法,簡稱BMTL,用以預測慢性病人未來病情的演化及可能產生的風險。圖2:許文馨教授發表於《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Finance》期刊的〈Does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No.27 Improve Investment Efficiency?〉探討採用國際會計準則第27號合併報表(IAS 27)如何影響企業層面的投資效率。圖3:林嬋娟教授以臺灣特有之個別簽證會計師資料,探討個別會計師的審計品質是否給資本市場帶來增額資訊。圖4:陳坤志副教授探討企業國籍與資本市場制度對會計資訊品質之影響,以在美國進行反向併購的外國公司為主要研究對象。圖5:廖珮真教授發現當會計師保險角色較強(亦即投資人從會計師獲得損失賠償的比例越大),投資人對於報導穩健性的需求較低,審計品質與審計公費因此較低。

李書行教授提出創新的Bayesian Multitask Learning (貝氏多任務學習)法,簡稱BMTL,用以預測慢性病人未來病情的演化及可能產生的風險。

許文馨教授發表於《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Finance》期刊的〈Does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No.27 Improve Investment Efficiency?〉探討採用國際會計準則第27號合併報表(IAS 27)如何影響企業層面的投資效率。

林嬋娟教授以臺灣特有之個別簽證會計師資料,探討個別會計師的審計品質是否給資本市場帶來增額資訊。

陳坤志副教授探討企業國籍與資本市場制度對會計資訊品質之影響,以在美國進行反向併購的外國公司為主要研究對象。

廖珮真教授發現當會計師保險角色較強(亦即投資人從會計師獲得損失賠償的比例越大),投資人對於報導穩健性的需求較低,審計品質與審計公費因此較低。

由於科技之變革對審計、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造成深遠之影響,且近年來會計與審計準則之改變,伴隨著全球獨立審計機關建立及全球金融與證券市場監理逐步增強等因素,有關提升會計資訊品質、公司治理與審計品質,降低企業舞弊與審計失敗所帶來社會與經濟成本,已成為必需解決的目標,管理學院以紮實的根基及學校豐富的資源,得以在研究領域或跨領域方面都能取得協助及能量,此次以會計研究領域亮眼豐碩的成果,提出特別報導如下:

許文馨教授發表於《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Finance》期刊的〈Does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No.27 Improve Investment Efficiency?〉探討採用國際會計準則第27號合併報表(IAS 27)如何影響企業層面的投資效率,IAS 27在臺灣2005年會計年度中以後開始生效,要求以控制權,而不是所有權來判斷合併的條件,與準則預期目標相一致,發現企業採用IAS27後,投資效率跟著增加,同時也增加外國投資者對臺灣企業的持股比率。

林嬋娟教授發表於《The Accounting Review》期刊的〈Capital market consequences of audit partner quality〉以臺灣特有之個別簽證會計師資料,探討個別會計師的審計品質是否給資本市場帶來增額資訊,此研究發現具重大政策意涵,尤其對美國PCAOB是否要求揭露個別簽證會計師姓名之決策,有重要之參考價值,另一項貢獻是讓全球會計學界認識臺灣資本市場與審計市場,提升臺灣在國際之知名度。

李書行教授發表於《MIS Quarterly》期刊的〈Healthcare Predictive Analytics for Risk Profiling in Chronic Care: A Bayesian Multitask Learning Approach〉提出創新的Bayesian Multitask Learning (貝氏多任務學習)法,簡稱BMTL,用以預測慢性病人未來病情的演化及可能產生的風險。例如糖尿病人可能面臨多種的併發症,如中風、心臟病、眼病變、腎衰竭,所以傳統單一任務的預測方法變的不適用。此論文所提出的BMTL法,則能彌補傳統方法的不足,所以預測的準確度大大提高,而且優於現在文獻上的所有方法。

陳坤志副教授發表於《The Accounting Review》的〈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of Chinese Reverse Merger Firms: The Reverse Merger Effect or the Weak Country Effect?〉探討企業國籍與資本市場制度對會計資訊品質之影響,以在美國進行反向併購的外國公司為主要研究對象,發現外籍公司,除了資本市場制度設計外,還需配合周延的跨國法令執行力,才能維護良好的會計資訊品質;監理機關若缺乏跨國的法令執行力,現行只能依靠公司經營者的聲譽維持動機,或是藉由大型投資銀行、會計師事務所的背書進行監理。此研究指出資本市場上跨國監理之困難,在我國想吸引跨國上市或F股回流上市之際,可供相關人士參考。

廖珮真教授刊登於《The Accounting Review》的〈The Effects of the Auditor’s Insurance Role on Reporting Conservatism and Audit Quality〉發現當會計師保險角色較強(亦即投資人從會計師獲得損失賠償的比例越大),投資人對於報導穩健性的需求較低,審計品質與審計公費因此較低,然而會計師預期的損害賠償金額較高,投資人預期的效用也較高。由於各個國家的法規不同,會計師保險角色強弱亦不同,本文的學術貢獻除了用理論模型來分析與解釋實務現象之外,亦可提供跨國實證研究的理論基礎與方向。

捲置上方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