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新聞

海洋食安嚴重汙染–臺灣擱淺鯨豚顯示銀濃度高

更新日期:107年1月24日

圖1:左起龐飛老師、張惠雯老師、鄭謙仁老師、李文達博士生、劉邦業碩士生以及其他同學們。

左起龐飛老師、張惠雯老師、鄭謙仁老師、李文達博士生、劉邦業碩士生以及其他同學們。

過去幾年食安問題不斷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包括劣質食用油品、塑化劑、雞蛋芬普尼殘留等事件都歷歷在目,顯見《食》的安全是大家非常重視的議題。但是,生存在大自然中的野生動物,他們的食品安全又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況呢?由於近10年奈米銀產業的蓬勃發展,奈米銀也廣泛且持續使用到各種產業和人類的日常生活用品上,故奈米銀在環境銀汙染的議題,毫無疑問地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並成為環境銀汙染的重要來源。奈米銀和銀的污染將藉由地表水進入海洋,經由濾食動物和底棲動物進入食物鏈,並經由食物鏈的傳遞最終影響到高階掠食者–鯨豚。未來,環境和存於其間的生物們勢必都會面臨奈米銀和銀汙染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但是,目前奈米銀和銀的生態毒性研究仍相當缺乏。鯨豚身為海洋的高階掠食者,也是壽命較長的動物,很容易在組織中累積環境的汙染物;更重要的,鯨豚和人類都是哺乳類,當汙染物在體內大量累積並對鯨豚健康造成影響時,代表人類也有可能面臨相同的威脅。加上,鯨豚非常適合當作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哨兵動物。所以,了解奈米銀和銀在鯨豚體內汙染的狀況是刻不容緩的。本研究利用過去20年臺灣擱淺鯨豚的組織樣本,發展組織染色的定量模式系統,來推估擱淺鯨豚體內的銀汙染濃度,以進一步了解目前環境的銀汙染狀況。

此一研究是由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分子暨比較病理學研究所龐飛教授、張惠雯助理教授、鄭謙仁教授、博士班學生李文達和碩士班學生劉邦業與國立嘉義大學獸醫學院楊瑋誠副教授、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陳孟仙教授、國立中興大學獸醫病理生物學研究所邱慧英助理教授,所組成的研究團隊共同完成。本研究結果顯示臺灣海域 (太平洋) 擱淺鯨豚肝腎組織的銀濃度,較其他海域鯨豚肝腎組織高,顯示臺灣海域 (太平洋) 受到銀汙染的狀況較其他地方嚴重。

此外,依據2017年臺灣擱淺鯨豚汙染物濃度的研究,該研究定義銀物質在鯨豚肝腎組織,具危害健康的濃度分別是4.45 ± 5.36 和0.33 ± 0.30 μg/g dry weight;而本研究的結果顯示七種不同品種的擱淺鯨豚,其組織內的銀濃度都已高於危害健康的濃度,顯示海洋銀污染已經對鯨豚的健康造成影響。更重要的,這七種不同品種的鯨豚,其棲息地和食性(食物攝取)皆有不同之處,顯示環境銀汙染是鋪天蓋地而來,可能海洋中的所有生物都會受到影響。本研究希望可以喚起大眾和相關主管機關及研究單位,對於環境汙染的重視,並且期望世界各地對於奈米銀使用的環境安全進行更多的評估和了解。

獸醫專業學院分子暨比較病理學研究所的每一位師生,皆長期從事動物疾病的病理診斷教學服務工作,其中包含伴侶動物的外科病理和死因檢測、經濟動物、實驗動物和野生動物的疾病檢測及調查工作等。目前所內的病理診斷也已和分子生物學結合,以分子病理學 (Molecular Pathology) 的方式增進疾病病原的檢測和致病機制的探討。除此之外,以本篇研究為例,未來病理學也可以和環境醫學結合,除了解環境汙染物對生物體造成的負面影響,並可朝向環境病理學 (Environmental Pathology) 的方向邁進,期望由此來關心及增進人類和動物的福祉。

此研究已於2018年初被Elsevier出版社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接受,且預期在四月發表。作者群感謝我國科技部在研究經費的支持,也感謝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中華鯨豚協會、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鯨豚研究室、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和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院在過去20年協助處理和救援擱淺的鯨豚,讓我們可以有足夠的樣本完成本研究。

詳細的研究成果請參閱正式發表於Environmental pollution的全文及補充資料,”Investigation of silver (Ag) deposition in tissues from stranded cetaceans by autometallography (AM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35: 534-545, 2018. DOI: 10.1016/j.envpol.2018.01.010.”

(文圖: 李文達、鄭謙仁)

捲置上方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