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新聞

臺灣歐洲文化論壇8:飲食.烹飪.人物 暢談法、義、西美食味覺

更新日期:107年4月13日

圖1:臺灣歐洲文化論壇8:飲食.烹飪.人物 暢談法、義、西美食味覺圖2:臺灣歐洲文化論壇8圖3:臺灣歐洲文化論壇8

臺灣歐洲文化論壇8:飲食.烹飪.人物 暢談法、義、西美食味覺

臺灣歐洲文化論壇8

臺灣歐洲文化論壇8

第八屆臺灣歐洲文化論壇3月24日於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此論壇是自2014年首創以來歐洲文化論壇舉行的第八場活動,主題為「飲食.烹飪.人物」。四年來,論壇活動已建立學術專業與趣味兼具的口碑,吸引近兩百名對歐洲文化感興趣的同好共襄盛舉。

此次論壇邀請到義大利駐臺經貿文化推廣辦事處代表Donato Scioscioli (蕭國君)和法國在臺協會學術合作與文化處副處長Emmanuelle Platzgummer(陳玉欣)蒞臨致詞。兩位主管均提及美食是文化重要的元素,也是國際交流的媒介,尤其義大利和法國美食深受臺灣民眾喜愛。透過此類文化論壇的活動,能夠完整地將歐洲國家的生活文化推廣到全世界。歐洲論壇召集人,臺灣大學國際長張淑英致詞時表示,今年起歐洲文化論壇將推動一年四場的計畫,希望未來能夠以永續的精神帶動大家對歐洲文化的認識與熱情。

本次論壇邀請宜蘭大學外文系教授賴軍維、輔仁大學義大利文系系主任張孟仁,以及臺灣大學外文系張淑英教授等三位,分別主講法、義、西美食。三位教授側重此次核心主題,分別就法國、義大利與西班牙的特色食物與人物作為範例,談論飲食與人物的關係,以及其在歷史發展與社會文化的連結。

首先賴軍維教授以「法式甜點:從文學的瑪德蓮蛋糕到時尚的馬卡龍」為題,先介紹大仲馬等法國作家的美食辭典著作,繼而為聽眾解說兩樣法式經典甜點與當代人物間的關係。瑪德蓮起源於洛林公爵宮廷仕女依照兒時回憶製作出的一道餐後甜點,後經由法國文豪普魯斯特名著《追憶似水年華》而更加聞名於世。馬卡龍則是文藝復興時期,隨著義大利佛羅倫斯公國公主凱薩琳·麥蒂奇的出嫁而傳進法國宮廷中的一道美食,後來經由巴黎各家甜點店的研發、改良後,才有了我們今日看到的各式各樣可口的馬卡龍。

張孟仁教授以「義式『食』尚文化其人其事」為題,張教授以世界聞名的義大利美食為觀眾搭起食物與環境、人物、生活的連結,例如:以發源地波隆那命名的波隆那肉醬麵、以瑪格麗特皇后命名的瑪格麗特披薩、因燒炭工人為了簡單止飢而以起司、培根搭配而成的阿弗多奶油白醬義大利麵,銜接生活與人的密切關係。張教授以豐富的圖片佐以個人實地旅遊及品嚐的經驗,生動地介紹了義式料理背後蘊含的地方情感,並挑動了聽眾們的味蕾。

張淑英教授以「西班牙甜點的宗教情懷」為題,為聽眾介紹西班牙甜點蘊含的宗教情懷、性別意識與歷史背景。張教授為聽眾們介紹西班牙一年中重要宗教節日,例如復活節與耶誕節所搭配的各式點心,繼而將主題集中在四項點心上,分別為大德蘭修女蛋糕、聖女阿格達乳房蛋糕、馬其頓水果沙拉與聖地牙哥蛋糕。張淑英教授講述大德蘭修女蛋糕苦行宣教的熱忱、聖女阿格達不畏酷刑凌遲、殉教的堅貞、馬其頓水果沙拉豐富的組成元素及聖人聖地牙哥的故事,讓聽眾們了解到這些甜點分別代表著紀念宗教人物、提倡性別意識與暗示多元民族組成等意義。

基於人人對美食均有豐富的經驗與興致,演講後四十分鐘開放問答,聽眾針對法、義、西三國美食內容談及義、西兩國火腿的製作過程與分級標準、義大利麵條各式形狀的緣由、各國是否有特殊的修道院飲食,席間更有聽眾補充馬卡龍火紅的原因乃是源自日本的哈法風;以及馬卡龍產品色彩越見豔麗、是否為天然或人工材料的差別。最後以有獎徵答的方式贈出精心從西班牙空運來臺的聖地牙哥蛋糕與馬卡龍等法式甜點禮盒。此次美食問答讓第八屆歐洲文化論壇的互動達到最高點,下一屆論壇「歐洲文學的鬼故事」則是統整過去聽眾喜愛的主題,首度在論壇重複,講述不同國家的文學與鬼故事。

捲置上方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