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哥白尼學院院長暨秘書長與教科部國際司司長 來訪臺大
由張天鈞教授(中)率領的研究團隊長期與中研院合作,終於發現抗甲狀腺藥引起無顆粒性白血球症副作用之基因。
由張天鈞教授率領的來自臺大醫院內科部及基因醫學部、臺大醫學院內科、臨床醫學研究所、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以及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經過長期的研究,終於發現抗甲狀腺藥引起無顆粒性白血球症副作用之基因,此一研究成果已刊登於7月7日出刊之《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期刊。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是十分常見的疾病,在人口中約為千分之三,特別好發於女性,女男比約4-5比1。傳統上這種病人會先使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若持續反覆發病,可使用放射性碘治療,若仍不行,或有結節,甚至是甲狀腺癌,則可考慮手術。
雖然使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已好幾十年,但約有10%的病人使用後會出現皮膚發癢的副作用,而更嚴重的是引起無顆粒性白血球症(agranulocytosis),會因為白血球嚴重減少,抵抗力變弱,細菌感染致死。為了進一步研究此一無法預知的副作用,研究團隊透過國衛院、科技部的研究經費挹注,終於找到抗甲狀腺藥引起無顆粒性白血球症副作用的基因:HLA-B*38:02 和HLA-DRB1*08:03。
帶有HLA-B*38:02基因之服藥病患,發生無顆粒性白血球症風險為未帶有此基因之服藥病患的21.48倍;而帶有HLA-DRB1*08:03基因者,風險為未帶有該基因者的6.13倍。當兩者都有時,風險為未帶有這兩個基因者的48.41倍。因族群基因頻率的差異,此一研究發現,只適用於亞洲人,尚不適用於高加索族群。
研究團隊已經申請專利保護。未來在技轉後,將可預先為病人檢驗。若檢驗出有上述兩個基因,可能要改變服藥後臨床追蹤觀察之策略,甚至可能可考慮在使用貝他交感神經阻斷劑及鋰鹽後,即開刀治療,以避免發生無顆粒性白血球症之嚴重藥物副作用。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