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哥白尼學院院長暨秘書長與教科部國際司司長 來訪臺大
富邦文教基金會於4月19日宣布贊助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五年三千萬研究經費,由臺大校長楊泮池(右)與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左)代表雙方簽定捐贈契約。
在巴黎協定後,各國都致力於推動能源轉型,臺灣也亟需一個理性討論平台,協助產生具體、進步的能源政策。鑑於關心臺灣社會、環境與經濟永續,富邦文教基金會於4月19日上午9點半在社科院梁國樹國際會議廳宣布贊助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五年三千萬研究經費,期許以堅實的政策研究,推動前瞻的永續經濟與社會發展,並與該校攜手推出「富邦全球化講堂」,首波議題鎖定在全球氣候變遷下,臺灣能源轉型的突破之道。
當日上午由國立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與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代表雙方簽定捐贈契約,並一同參與稍後舉辦之「富邦全球化講堂」第一講。首講邀請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士專題演講,其後則邀請作家小野、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徐光蓉教授、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賴偉傑理事長等學術、藝文、環保界知名人士共同座談。
「富邦全球化講堂」為大師講座系列,廣邀社會賢達、專家學者針對全球化跨界議題進行主題演講,藉由前瞻的思辨引領公眾培養創新的社會發展思維。擔任第一講的李遠哲院士以「我們沒剩下多少時間了 “We Do Not Have Much Time Left”」為題,說明在全球氣候變遷危機下,臺灣正處於急速減碳、能源與社會轉型的關鍵時刻,臺灣各界應當共同緊密合作,政府、科學家、NGO、企業與公眾應該以積極的行動,面對挑戰並開創新局。
延續李遠哲之專題演講,作家小野、臺大大氣科學系教授徐光蓉、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賴偉傑三人以「我們沒剩下多少時間了—你我切身相關的氣候與能源考驗」為焦點,探討國際氣候治理的政經局勢以及臺灣的挑戰,包含能源民主與低碳轉型正義的實踐可能性。
去年底聯合國氣候綱要公約(UNFCCC)締約國大會(COP21)訂立巴黎氣候協定,是繼京都議定書後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溫室氣體減量新協議,在此國際公約背景下,減少排碳、尋求永續能源,已是全球共識。研究調查亦指出,我國民眾高度支持能源轉型的政策變革,社會已經從褐色能源轉移至支持綠色能源的典範。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曾於2012年、2015年底進行跨年度臺灣民眾氣候變遷態度調查追蹤比較,其中臺灣民眾「願以高電價支持再生能源」者,從81.6%(2012年)(非常願意者有30.5%)上升至85.1%(2015年底)(非常願意者有37.2%);對「政府開徵能源稅與環境稅」作法,支持者從61.1%(2012年)上升至68.0%(2015年底);更有近九成民眾(2012年88.9%、2015年89.1%)認為「政府氣候變遷決策應該增加民間參與」。
順應國際趨勢與國內社會氛圍,藉由本次活動,主辦單位呼籲經濟部應調整目前電價調降政策,而國會、社會各界應努力促成此政策再議。特別是,面對國人氣候能源政策的典範轉移,未來新政府莫再蹉跎改革。
從電價調降政策至能源轉型議題,富邦文教基金會與臺大皆盼能有一理性溝通平台。秉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富邦文教基金會除了長期關懷社會各領域、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之外,亦藉此連結臺灣大學推動紮深的政策研究並成立全球化趨勢講堂,進行學術與知識的轉譯與擴散,為奠定臺灣長程的轉型與變革而努力。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