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哥白尼學院院長暨秘書長與教科部國際司司長 來訪臺大
陳慧文(前排左三)及研究團隊合影。
流行性感冒病毒 (以下簡稱流感病毒) 是公共衛生的重要議題,每年在全球的肆虐奪走約50萬條寶貴的生命,以及造成至少300萬名重症病患,目前已投注在抗病毒藥物以及疫苗的金額高達數百億美元,由於病毒本身具有高變異性,醫藥界每年在疾病的調查分析、藥物與疫苗的製備等投入之人力物力無法估算。而共生菌存在於動物體內的證據由來已久,但存在的角色一直尚未有清楚的輪廓,尤其是其於病原入侵時與病原的交互作用、或調控宿主的先天免疫系統等機制,仍在廣為研究中。
此一研究是由臺大獸醫系陳慧文助理教授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UCSD) 醫學院皮膚學科所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所完成,作者群發現存在於人類鼻腔的共生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表皮葡萄球菌) 能分泌一種細胞外基質蛋白Embp,經由結合流感病毒而屏蔽宿主免受流感病毒感染。除了在細胞實驗獲得證實之外,研究團隊利用Embp的突變株於無特定病原雞隻的流感病毒感染模式上,證實了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藉由Embp的作用,可成功提高雞胚胎存活率、增強宿主先天免疫反應以及降低病毒在雞隻鼻腔內增殖的情形。用於測試的病毒毒株包括每年在台灣流行的季節性流感H1N1、H3N2、2009年開始發生的新型流感H1N1以及B型流感,甚至於禽流感病毒H6N1亞型也有顯著效果,意味著將來此藥物的發展,不僅能廣效性地用於多種不同流感病毒之亞型,並能避免病毒對抗病毒藥物衍生之抗藥性,有助於疾病之控制。
臺大獸醫系陳慧文老師具有獸醫師身份,長期從事於人與禽流感之疫苗與抗病毒研究,而本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皮膚學科的Chun-Ming Huang教授則專研於皮膚細菌與人類微生物體 (human microbiome) 之研究。未來雙方團隊將進一步地將本研究成果做轉譯醫學應用,包括將此功能性蛋白直接噴灑於人類或動物的鼻腔,以預防病毒感染宿主,或以奈米粒子包覆Embp功能性區段,做為動物或人體的抗流感病毒用藥。
此研究已於2016年6月16日在Nature出版社子刊 Scientific Reports 發表。作者群感謝台灣科技部 (MOST) 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 在研究經費的支持。詳細的研究成果請參閱正式發表於Scientific Reports的全文及補充資料,”Nasal Commensal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Counteracts Influenza Virus”. Sci Rep. 6, 27870; DOI: 10.1038/srep27870 (2016).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