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新聞

人類學系高德教授證實大禹治水及建立夏王朝榮登Science《科學雜誌》

更新日期:105年8月8日

圖1:高德教授接受記者媒體採訪。

高德教授接受記者媒體採訪。

臺大人類學系高德教授發表西元前1920年爆發的洪水為中國大洪水和夏朝的歷史提供有力支持,此項傑出論文Outburst flood at 1920 BCE supports historicity of China’s Great Flood and the Xia dynasty榮登2016 年8月5日Science《科學雜誌》。

本篇論文聚焦於青海省的地質調查,提供黃河流域在西元前1920年爆發大洪水的證據,本洪水事件被視為在過去一萬年以來世界最大的淡水洪水之一。

團隊重建一系列導致洪水暴發的自然事件,包含強烈地震,以及地震引發的大型土石流堵塞黃河河道,土石流形成的水壩後方造成約200公尺深的湖泊。此天然水壩在突然的潰堤後,其巨大的水量對下游產生嚴重破壞。

高德教授比對大洪水發生的時間點、威力和造成的影響,推測這起自然事件為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傳說中,關於「黃河大洪水」、「大禹治水」及禹建立夏朝的故事基礎。

水壩下游約25公里處的喇家遺址,以目前發現世界最早的麵條著稱,也受這起巨大且突然的洪水所破壞。受地震、洪水與土石流破壞的喇家遺址,提供了洪水發生的時間資訊,居民被因地震倒塌的房屋活埋,在對三具被房屋掩埋的兒童骨骼進行放射性碳定年之後,得知其死亡時間為西元前1920年。

另外,因地震造成的地面裂縫中,其沉積脈絡可推知水流量以及當時正處於乾季期間,藉由這些線索,顯示在地震發生一年內水壩突然潰堤。喇家遺址提供的資訊,讓我們能夠精確指出洪水發生的時間。

洪水有多巨大?在積石峽河谷,因土石流造成的水壩必須填滿1.3公里寬的河谷,且高度高達240公尺。藉由推測黃河的水流,我們可以計算在洪水暴發之前,水壩後方已累積6至9個月的黃河水量,這水量估計有185至210公尺深,若比對至現今的臺北市,200公尺深的水可以達到臺北101大樓的40層樓高。

當水壩潰堤,驚人的水量突然且快速地傾洩而出,估計巨大的水流量影響遍及黃河下游及其支流約2000公里,並可能造成黃河原先的天然防洪堤潰堤,使得河水溢出黃河河道。

考古學上,西元前1900年標誌了中國中部平原的重大轉變。當時,社會組織的發展已達酋邦(chiefdom)程度的龍山文化逐漸衰敗,而中國史上第一個具有國家(state)發展程度的城市在河南省偃師的二里頭出現,代表了中國青銅器時代的濫觴。因此,本篇論文將當時黃河上游爆發的洪水視為造成黃河河谷社會政治轉變的因素,並間接促成了第一個國家的出現。

另外,本篇論文也探討考古學上所見大洪水與社會政治轉變的相互關係,和史學上的紀錄是否能相呼應。中國青銅時代的開啟可對應至歷史上的夏商周三代,但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年代一直備受爭議,若夏朝的成立和歷史上記載的大洪水確實相關,且本篇論文所討論的大洪水事件,在程度與時間上皆符合《書經》和《史記》的記載,因此確認西元前1900年為禹建立夏朝的年代。

作者高德教授簡歷

Prof. David J. Cohen 為美國人,目前於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擔任專任助理教授。

高德教授為中國考古學專家,其考古田野之研究計畫包含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的轉換與農業起源,以及早期陶器與青銅器時代。

高德教授自2015年2月起於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擔任助理教授一職,於此之前,他於美國波士頓大學進行13年的研究工作。高德教授同時為《東亞考古學期刊》(The Journal of East Asia Archaeology)的總編輯以及《亞洲考古學期刊》(Asian Archaeology)的英文編輯審查委員。

高德教授在美國哈佛大學受教於已故前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張光直先生,並於2001年於取得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1994年他前往中國展開考古發掘工作,研究對象主要為黃河下游的新石器時代與青銅器時代的遺址,以及中國南部舊石器時代早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址,包含著名的仙人洞遺址與玉蟾岩遺址。

近年來,高德教授分別於《科學》期刊(Science)(2012年發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2009年發表)以及《當代考古學》(Current Archaeology)(2011年發表)等國際重要期刊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於本篇關於中國大洪水的論文中,他提供了中國青銅器時代早期國家形成的面貌,以及中國早期文字記錄的詮釋。

捲置上方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