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新聞

公衛團隊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可防止結核病發病

更新日期:105年9月8日

圖1:研究團隊於8月16日在疾病管制署舉行的研究成果記者會上合影。左起為李品慧醫師、林先和副教授、江振源醫師和詹長權副院長。

研究團隊於8月16日在疾病管制署舉行的研究成果記者會上合影。左起為李品慧醫師、林先和副教授、江振源醫師和詹長權副院長。

公衛團隊研究發現空腹血糖值(x軸)與後續追蹤之結核病發病風險(y軸)呈現劑量—反應關係,空腹血糖愈高,發生結核病的風險也愈高。

林先和副教授(流預所)與詹長權副院長(職衛所)研究團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及國際抗癆及肺疾病聯盟 (IUATLD) 合作研究,發現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良好,可減少結核病發病風險。該研究於2016年8月刊登在國際學術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疾病管制署於8月16日召開記者會,邀請研究團隊發表成果。

研究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為疾病管制署李品慧醫師 (流預所碩班畢業) 以及傅涵 (流預所碩班畢業,目前為Imperial College London博士生),指導老師為流預所林先和副教授。此研究為本院研究團隊主導進行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計畫,運用了臺灣2005到2008年的社區健康檢查資料,並與健保資料庫串聯進行世代追蹤,參與人數超過12萬人。研究結果指出: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空腹血糖值 > 130 mg/dl),感染肺結核的風險會較一般人增加一倍;若血糖控制良好 (空腹血糖值 ≤ 130 mg/dl),其結核病的風險則與非糖尿病患者沒有顯著的差異。另外,本研究也發現空腹血糖值與結核病的風險呈線性正相關,即血糖值越高、結核病風險也隨著上升。若血糖控制與結核病具有因果關聯,則可推算研究參與者中有7.5%的結核病患可因為血糖的良好控制而避免發病。

疾病管制署於8月16日下午召開記者會,除發表這項重要研究成果外,也討論未來結核病防疫政策與方向。記者會上邀請了李品慧醫師、林先和副教授、詹長權副院長、以及國際抗癆及肺疾病聯盟江振源醫師共同出席。首先,由李品慧醫師說明本次的研究成果,期望此研究能推動更多不同面向的結核病防疫措施,讓臺灣在2035年與世界接軌完成根除結核病的計畫。

林先和副教授則提到,臺灣每年約新增一萬一千個結核病患者,而結核病並非隨機的發生。過去研究已經整理出導致結核病風險上升的生活習慣、健康行為及環境因素,例如抽菸、喝酒、空氣汙染以及環境中結核菌的暴露。民眾可以透過自主管理來降低罹病風險,包含減少抽菸喝酒、糖尿病患者持續控制血糖、減少不必要的就醫行為降低暴露結核菌的可能性。

江振源醫師也補充說明,本篇研究是第一個運用嚴謹的流行病學研究設計以及實證資料分析,用科學證據確立血糖控制和結核病的關係,建議未來在結核病防治時不能忽視糖尿病的影響。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診斷治療和控制,不僅能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還能夠幫助整個社會對抗結核病的傳播。本研究不只對臺灣的疫情防治有實質的貢獻,也提供各國在結核病防治上的參考。

詹長權教授表示,本研究是疾病管制署與臺大公衛學院的合作成果,未來更需要國內不同的單位互相合作以有效防治傳染疾病。此外,臺灣也需要與國際接軌,持續和不同組織合作,共同達成消除結核病的目標。

論文全文出處:Pin-Hui Lee, Han Fu, Ting-Chun Lai, Chen-Yuan Chiang, Chang-Chuan Chan, Hsien-Ho Lin (2016). Glycemic Control and the Risk of Tuberculosis: A Cohort Study. PLoS Med 13(8): e1002072. doi:10.1371/journal.pmed.1002072

捲置上方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