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新聞

生命科學院主辦第11場臺大跨領域學術交流會
促進各領域合作 提出更前瞻主題

更新日期:106年1月17日

圖1:生命科學院壓軸於105年12月20日接棒辦理第11場「國立臺灣大學跨領域交流會」,共80餘人均撥冗出席。

生命科學院壓軸於105年12月20日接棒辦理第11場「國立臺灣大學跨領域交流會」,共80餘人均撥冗出席。

繼公衛學院之後,生命科學院壓軸於105年12月20日接棒辦理第11場「國立臺灣大學跨領域交流會」。本次會議由閔代理院長明源敬邀校級主管與各院同仁參加,與會有楊校長泮池、張副校長慶瑞、郭副校長大維、李副校長書行、郭鴻基教務長、張淑英國際長及生命科學院外其他10個學院及附設醫院之院長、以及各院師長、校級秘書、院級秘書共80餘人均撥冗出席。除此之外,另邀請大考中心副主任、處長及相關人員與會,反應熱烈。

生命科學院現有2系5所1學程2中心及2附屬單位,2系為「生命科學系」和「生化科技學系」,生科系以生物學為基礎與主軸,而生技系則從化學的門徑與角度,分別探索生命科學;5所包含「分子生物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生化科學研究所」、「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及「漁業科學研究所」;另有「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學位學程」、漁業試驗所及漁業推廣委員會,此規劃使生命科學院深具豐富而且多元之特色。除此之外,另設有院國際交流中心及對外服務之核心實驗室「科技共同空間」等兩功能性中心。

由於領域涵蓋領域多元,考量院特色及與會者專業背景,本次演題特別以前瞻但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之內容為主題。包括:「以光學方式觀察神經痛小鼠及病人痛覺神經和末梢的變化」,由生科系嚴震東教授主講,由於神經痛是神經受傷引起的慢性疼痛,本講題內容以雙光子多倍頻影像技術配合組織透明與轉殖螢光蛋白等生物學方法,直接觀察小鼠及病人皮下痛覺神經末梢來了解神經痛發生,持續及緩解時的變化,現場來賓對於「看得見」的疼痛變化均深感新穎並引發熱烈討論。

「從微生物巧妙光能應用系統中取經」,由生技系楊啟伸副教授所主講,楊老師生動活潑的解釋,讓與會來賓了解到古菌不可思議之生存機制,同時也告知生命科學院科技共同空間已設有「腺病毒相相關活體基因轉殖」技術平臺,未來各領域教師若有需求,均可洽楊老師或該中心合作。

「柳葉鰻的奇幻漂流」由漁科所韓玉山教授主講,神秘的鰻魚幼體,出生在杳無人煙的茫茫大海,乘著洋流,歷經數個月的旅程後,化身為鰻苗,游進了陸地河川,這是偶然,還是必然?與會來賓對此講題深感興趣,許多人從未看過奇特的透明魚鰻苗,也第一次了解到鰻魚神祕又多采的生活史。

「三年? 三天! 基改木材生物能源轉捩點」由生科系林盈仲助理教授主講,內容闡述了該實驗團隊所開發的突破性新技術,能使基改木材之關鍵實驗流程由三年縮短為三天,未來若有老師有相關需求,均可思考以此新方法拓展研究領域。

與會人員於生科館3樓演講廳合影後,隨即由閔代理院長暨生命科學院副院長及同仁們,引導大家往1樓大考中心文昌廳聚餐。

本次會議蒙大考中心協助提供向來不外借之場地,且適逢年底聖誕節將近,其大廳設有高大聖誕樹,於熱閙溫馨活潑的氣氛中,為首輪的臺大跨領域交流會議,劃下完美的句點。

捲置上方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