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哥白尼學院院長暨秘書長與教科部國際司司長 來訪臺大
課程規劃會議
臺大國際學士學位學程官方網站已經正式上線https://i.ntu.edu.tw/。網站內容除介紹學程的目標願景、課程規劃與特色之外,也提供訂閱功能,將發送最新籌備動態與招生資訊,歡迎對本學程有興趣的人士踴躍上線瀏覽與訂閱。
為規劃國際學院課程相關事宜,臺大教務處上(1)月舉辦課程規劃會議,地點就選在國際學院預計使用的舊社科院大樓位址。會議邀請校內外教師同仁針對課程規劃提供建議。開始先由教務長郭鴻基致詞,再由副教務長康仕仲說明國際學院整體規劃方向,接著各領域課程的召集人簡報該領域的規劃。
「我們的願景目標,就是培養宏觀具有國際移動力的人才。」康仕仲在報告時首先指出,國際學院的成立不僅是要吸收國際人才,更重要的是培養臺灣的本地人才。「不論是臺灣或是國際學生,我們都希望這些人能透過國際學院與臺灣產生在地連結。」他表示。
然而,想吸引國際人才首先必須要有豐富的課程設計,談到課程規劃,康仕仲點出現行教育體制的困境,他表示受限於現行體制,許多優秀的學生早已經不在體制內學習。他認為國際學院可以提供給這些學生一個新的學習選擇,透過新的教學方式,接納來自各地、具有不同專才的學生。
在康仕仲的想像中,一個具有國際移動力的人才必須包含四項核心能力,除了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外,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多元彈性的態度也同樣重要。因此他說國際學院在規劃時主要聚焦於三個層面,包括創新的課程、頂尖的師資與學生,以及提供跨文化學習環境等。
在課程創新部分,康仕仲說,國際學院的課程設計將與現行大學一進去就分流的制度有所不同,目前國際學院計劃在大一大二時先培養學生基礎能力,到了大三再讓學生分流選擇專長。
他表示文化將會是所有課程的核心重點,再來才是分析及設計,這三樣都包含在大一二的基礎能力當中。大三之後的專業領域則區分為工程科學、人文商管以及生命科學與健康。
談到大三專業課程設計,他表示如何讓學生在兩年的時間內具備該領域的專長,是目前課程設計的主要挑戰。由於時間限制,大三的專業課程勢必不會完全複製傳統的課程規劃,而必須重新設計過。此外為配合課程創新,在師資部分,康仕仲也說將會以彈性聘任的方式,延攬具備國際經驗的國內外學者、業界導師進行授課,另外臺大原本的校內師資也會加入。
在學生來源上,由於涉及公平性問題,康仕仲強調,國際學院在評量上將選生唯才,並且設立獨立委員會負責。對於經濟弱勢的學生則提供獎學金,並以不同比例的學雜費減免等措施來協助入學學生。
文化課程聚焦語言溝通能力
文化課程召集人臺大文學院院院長陳弱水說,文化課程中,溝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語言課程將提供進階英語、其他國家語言以及口說與寫作等課程。進階英語課程,由於進來國際學院的學生已具有一定英語程度,因此目前仍在思考應不應該能力分班。
在他國語言課程部分,他說其他國家國際學院大多以當地語言為主,然而由於國際上中文教育越來越普及,學生進來時可能已有一定的中文水平,因此目前規劃為學生選修中文或其他外語共計12學分。
「口說與寫作將會是語言課程中的重點,因為它涉及了思想、知識及文化面向。」談到口說與寫作課程,陳弱水說,目前計劃分成英文寫作、中文寫作及口語報告訓練等。除了語言課程上的規劃,在文化知識上,目前規劃臺灣史、華人文化與社會以及世界史等課程讓學生選修。
「我們應該專注於培養學生的互動及溝通的能力。」臺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蘇國賢說隨著人工智慧的來臨,許多工作都可能被取代,他認為國際學院應該專注於培養學生機器人無法取代的敘事及詮釋能力。
臺大語言所教授蘇以文也認為語言是貫穿所有課程的要素,而不是為了學語言而學語言,因為不論是教學或是溝通,都需要透過語言來達成。臺大國際長張淑英則指出,在英語授課部分,應該以專業老師為優先,而非讓語言專業老師教授專業課程。
分析課程幫助理解人類行為
而在分析能力的課程規劃上,課程召集人臺大經濟系系主任林明仁指出,分析課程的重心將放在人與人的互動、人與社會的互動、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三者之間如何相互影響等四個面向上。
「未來人類行為都會被機器以某種方式記錄。」林明仁說,如何從這些數據觀察及預測人類的行為顯得十分重要。因此計算機語言將會是課程重點之一,他表示雖然學生寫程式的能力無法像資工系學生一樣,然而擁有程式語言的基礎知識將有助於與工程師溝通。
他也提到,分析課程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分析視角,一類是分析工具。分析視角相關課程從三個層面出發,包含社會學、心理學以及經濟學,並從這三個專業去理解人如何做出決定、與人互動,以及當中的認知過程如何進行。
分析工具相關課程則包括統計與程式設計,林明仁說這類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理論與資料需要不斷對話,學生必須學會如何分析、統整數據資料,並將分析工具與其它領域課程結合。他強調,不同領域的對話過程將是整個課程的設計核心。
透過設計課程了解人的價值
設計課程召集人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教授馬敏元,則提出對於設計課程的規劃構思。他說「人的價值」一直是設計領域關注的對象,設計思考的核心在於對人的同理心,理解使用者需要,而非只是站在設計者自己的角度設計產品。
因此在課程規劃上,目前計畫在大一大二階段培養學生設計思考的能力,並透過反覆的練習,了解設計的基礎觀念以及觀看的眼光。他表示,設計課程將透過工作坊的形式,讓學生從創意發想,再透過整學期的團隊溝通,收斂自己的想法。
大一階段著重於重新調整學生的眼光,啟蒙自身的興趣;而在大二階段,設計課程則希望培養學生關心社群的需要。他表示,設計本身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化的過程,因此在這個階段,課程希望培養學生透過原型呈現抽象創意。而在大三時,則讓學生透過實習或交換理解業界需要,最後四年級時讓學生回歸學校,並依照興趣進行專題。
開放、互動空間設計 增進師生交流機會
除了課程規劃,康仕仲說道,國際學院在空間環境上也將重新設計。他表示,國際學院的空間特色在於人的流動速度很快,因此在一樓空間的規劃上,應該一進門就讓大家了解目前國際學院的最新動態,例如有哪些國際學者或交換學生來訪。
此外在教室的設計上,也希望可以營造出增進互動機會的空間,以一樓階梯教室為例,目前規劃提供一百二十人的固定坐位及五十個非固定座位給一百七十人的課程,透過非固定座位的設計,營造出空間上的親密感。而在總區與國際學院的互動上,康仕仲表示,未來將積極舉辦各類型的活動,吸引學生前來。
雖然在課程設計及學習空間上目前國際學院已有大致的規劃方向,然而林明仁也點出目前國際學院必須面臨的幾項挑戰。除了校內師資可能沒有足夠人力支援授課外,學生的目標群體定位以及社會壓力都是必須解決的難題。
蘇國賢也表示,目前社會氛圍對於國際學院的公平性仍存有疑慮,提供大量獎學金給本地生可能是一個可行的做法,在這部分臺大校方應該審慎評估,否則無法得到大眾支持。蘇以文則提到,在學費部分,針對是否該少收本地生學費可以再作討論。
雖然具體執行作法仍未確定,但她也表示,現行高等教育制度下,犧牲了某些不適合體制內學習的學生,她期望國際學院的成立,可以帶來一些改變,並開始從人的角度來思考如何設計教學。
此次討論會議主要聚焦於國際學院基礎課程設計規劃,未來教務處也將陸續舉辦以空間及宣傳等為主軸的討論會議,共同發想國際學院的規劃方向。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