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哥白尼學院院長暨秘書長與教科部國際司司長 來訪臺大
大合照
2017年6月16日傍晚,時隔一年半,理學院再度主辦「國立臺灣大學跨領域交流會」。此次選在校總區北邊的天文數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本次交流會有楊泮池校長、郭大維副校長、李書行副校長、張淑英國際長、計算機中心顏嗣鈞主任、科技部自然司吳俊傑司長、各學院院長、師長、以及校內行政同仁等逾90人共襄盛舉。
交流會由劉緒宗院長主持,在楊校長與郭副校長致詞後,揭開序幕。三位不同領域的年輕教師,簡述各自研究成果、後續展望與影響。首位講者是大氣科學系羅敏輝助理教授,講題為:「水到哪裡去了?從海洋,陸地到大氣的水循環談起」。羅老師從水循環角度出發、探討水的最終流向,並深入淺出說明其關於陸地與大氣間交互作用,利用衛星觀測全球水循環之便化,論及森林砍伐與抽取地下水等人為因素,如何所造成地表變遷與氣候之影響,也闡述了大氣研究與相關領域的聯繫。
緊接的是心理學系郭柏呈助理教授,講題為:「現代讀心術?-那些腦功能影像研究告訴我們的事」。郭老師以知名動畫片段開場,並向來賓說明雖然人們都希望擁有讀心術,一窺旁人腦海深處的秘密,但現今技術尚無法實現、未來能否達成亦有待更深入之研究,不過郭教授於演講中介紹理學院「身體心靈與文化整合研究中心」的各種當代尖端腦影像設備與功能,無庸置疑將會是心理學家得以逐步解譯大腦心智活動的最佳幫手。與會者對於這樣研究都很感興趣,也激發起許多討論。
壓軸講者化學系徐丞志助理教授,講題為:「看見分子:在你的血液腸子腦袋以及你吃的食物裡」。徐老師簡述多個跨單位合作的質譜分析研究,探討特定金屬硫蛋白與治療阿茲海默症、開發大幅減少取血量與加快健檢速度的技術、新型態快速乳癌檢測、判定食用油摻混比例與真偽等,徐老師還提到目前著手進行透過食物調節腸道菌後所釋放特別分子與體型之關聯的研究計畫,博得全場注意。
三位講者帶來的分享皆獲與會嘉賓熱烈回響,講者與聽眾間熱絡互動的如珠妙語,讓會場瀰漫不絕於耳的歡笑。也因為是楊校長任內最後一次跨領域交流會,為感謝楊校長推展校內跨領域研究的辛勞與付出,由劉院長代表理學院向校長致意,並由理學院秘書獻花,讓演講會畫下溫馨句點。演講會後於天文數學館進行的Cheese & Wine輕食,輕鬆創新的形態吸引與會嘉賓駐足良久,創造彼此更多深談與互動的機會,相信本次交流會已為來日校內跨領域學術研究提供絕佳的催化效果。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