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哥白尼學院院長暨秘書長與教科部國際司司長 來訪臺大
第18次各學院跨領域交流會
「國立臺灣大學第18次跨領域交流會」由臺大醫院承辦,於107年3月26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召開。與會成員邀請郭大維校長、副校長、六長(教務、學務、總務、財務、研發、國際)等學校長官、各學院師長及臺大醫院主管與會。臺大醫院為培育年輕優秀人才,亦邀請醫療科部推薦醫師代表參與,以擴大校內之異業研究合作機會,期能掌握不同領域脈動並進行學術交流。
郭大維校長於開幕致詞時,特別感謝學校及醫院的同仁們踴躍參與,共同致力於學術的腦力激盪及成長創新。醫學院張上淳院長則表示,醫院及醫學院人才濟濟,擁有相當充沛的研究資源及能量,期許各學院能與醫學院更緊密的合作,將既有的研究成果更往前推進,亦希望透過交流會瞭解臺大醫院優秀的研究成果,並增加學院間的合作機會。臺大醫院何弘能院長致詞時特別感謝江伯倫副院長用心籌劃本次交流會,並表示四項專題演講精采可期。此外,醫院特別邀請各科部中生代醫師參與交流會,希望能增進未來合作機會並儲備研究量能。
本次交流會專題演講內容安排依序為兒童神經發展疾患、巴金森氏症、聽力障礙及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研究領域介紹。茲將專題內容概述如後:
精神醫學部高淑芬醫師的講題為「兒童神經發展疾患的臨床、認知、神經影像及基因學研究」。高醫師長年深入研究過去在國內未被重視、好發於兒童期且具長期神經認知功能及社會生活功能障礙的二大神經發展性疾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及自閉症類疾患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親自建立國內唯一且亞洲少有涵蓋環境、發展、臨床、神經心理學/影像/生理、及基因學之大型ADHD及ASD家族資料庫,生產三種自閉症基因(Dlgap2、Arhgef10、Fbxo23) 剔除小鼠。ADHD研究主要的貢獻:了解其行為表徵背後的神經心理學、腦結構與功能機轉、以及與基因的相關性。不僅證實藥物治療可以改善ADHD症狀,也可以改善其社交、學業表現、神經認知及腦部功能。同時,也發現家庭功能、親子關係、學校老師、同儕的支持,明顯改善ADHD,能減少成人期的社會功能障礙及增進生活品質。未來將持續分析藥物基因學和基因影像學,確立ADHD的病理生理機轉與有效的治療方法。ASD研究主要的貢獻: 建立世界少有的自閉症家族資料庫,藉由基因體套數變異分析、全基因關聯性分析、次世代定序基因分析、及神經影像學/電生理學研究,初步了解自閉症的病理生理機轉與有效的治療方法。目前持續完成ADHD及ASD神經心理學/影像、藥物影像長期追蹤研究,逐步建立自閉症的動物模式及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ADHD果蠅模式。擬收集ASD代謝體學(ADHD已有)及微生物體學,以機器學習分析現有龐大自閉症世代神經影像、次世代定序、微生物體學、及代謝體學,邁向精準客觀自動化評估自閉症系統。
神經部林靜嫻醫師的講題為「巴金森氏症—遺傳基因研究與致病機轉探索」。巴金森氏症為最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之一,其臨床表徵包括顫抖,肢體僵硬與行動遲緩;隨著世界各國年齡老化的速度,退化性疾病將是現階段老年化社會最重要的課題之一。目前此病症並無根治之治療方法,臨床上的治療方針仍侷限在多巴胺的補充,近十年雖有深腦電刺激術可以顯著改善病人動作遲緩症狀,但病情仍會隨病人年齡增加而益趨惡化。此退化性疾病的病因乃是遺傳基因合併環境危險因子與老化導致腦部多巴胺神經細胞的退化凋亡,然而確切的病生理機轉目前尚未完全明朗。因此,研究這些基因產物在神經細胞的功能,可勾勒出導致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的機制,釐清導致巴金森氏症的致病機轉,並進而研發以機轉為導向的根本治療。林醫師團隊已建立巴金森氏症及相關退化性疾病的分子基因診斷平臺,並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法發掘新穎的巴金森氏症致病基因,並建立小鼠及果蠅動物模式,進行動物行為以及分子生物機轉研究,以釐清該基因突變對神經細胞之致病機轉,更進而建立帶有基因突變病人的誘導型多功能幹細胞株(iPSC),並誘導為多巴胺神經細胞,作為疾病的細胞模式。以此疾病模式,進行分子藥物篩選平臺,並進一步進行臨床藥物試驗,以期找出以致病機轉為導向的治療策略。未來亦可能為病人體外培養自身的多巴胺神經細胞,以作為自體細胞移植治療之策略。我們亦建立巴金森氏症臨床前期與反應疾病病程的生物標記,未來希望可以提早診斷出所謂「臨床前期」的病人,以預測病人罹病的可能性,或是預測將來是否會發生疾病併發症,以期早日介入治療,延緩神經系統的退化。
耳鼻喉部吳振吉醫師的講題為「聽力障礙—臨床醫學、基因科技和生物工程的交會」。在兒童族群聽損是最常見的感覺神經缺陷,對於日後的語言發展及人際溝通,也有巨大影響;另一方面,隨著國人人口組成的逐年老化,老年性重聽未來也勢必成為我們必須正視的重大健康議題。臺大醫院耳鼻喉部致力於聽力障礙研究,過去十餘年來已分別建立國人完整的兒童聽損及老年性重聽研究世代,特別在兒童聽損部份,近年更應用次世代定序技術,成功構建了可同時檢測大量致病基因的診斷平臺,在疾病的臨床研究與基因診斷方面,已在亞洲地區躍居領先地位。而在病理機制之釐清及治療方面,臺大醫院及醫學院的團隊也成功培育出多株帶有常見致病基因變異的基因轉殖鼠,並建立了研究小鼠內耳生理的實驗平臺,近期更進一步投入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發,希望在未來幾年內進入臨床試驗,實際應用於治療聽損病人。目前臨床上關於聽力障礙的矯治方式,係根據病人的聽損程度來決定:針對輕度及中度聽損的病人,配戴助聽器通常可達不錯效果,但若為重度聽損病人,助聽器效果則相當有限,必須考慮以手術植入人工耳蝸。近年來助聽器及人工耳蝸等聽力輔助裝置進展迅速,亦是結合臨床醫學及生物工程之跨領域研究極佳的切入點。
婦產部陳美州醫師的講題為「月經不來,重要嗎?—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之臨床與致病機轉研究」。有月經的女孩須注意其經血量、月經頻率、出血時間長短與經痛等經期健康的表現,而為什麼需要重視經期健康?因為有部分解剖結構的疾病,內分泌失調與染色體異常等問題會在初期就有導致月經異常的表現,而這些疾病到了年齡較大時,往往變成慢性疾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影響婦女生育能力的常見疾病,其臨床上會有異常月經週期,不孕、多毛、青春痘及雄性禿,也是與癌症、肥胖、糖尿病、脂肪肝及心血管等疾病有關。陳醫師團隊希望能藉由瞭解此疾病的致病機轉進而找到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方法。利用大量的臨床資料發現雄性荷爾蒙是造成此疾病各種臨床表現的重要因素,藉由病人和所建立模擬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模型鼠的活體與卵巢顆粒細胞實驗,已知鐵離子相關的氧化壓力和雄性荷爾蒙會影響卵巢功能,並也建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誘導幹細胞,用以研究發育時期的表觀基因表現對於疾病的形成外,也用於尋找標的治療藥物。大數據的應用於臨床資料也讓我們對造成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病人雄性禿的基因表現,對於臨床藥物的治療反應以及分類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可應用於預測疾病發生和治療預後的評估。
專題演講後接續進行餐會交流,延續各項專題的討論話題,為臺灣大學各學院間的合作開啟無限的可能。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