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哥白尼學院院長暨秘書長與教科部國際司司長 來訪臺大
第二十四屆臺灣大學藝術季「五四登場」「藝與憶」
第二十四屆臺灣大學藝術季隆重登場,為臺大校園「五月天」增加光彩,主辦單位於五月四日舉辦開幕式,並以「憶常」為主題帶領大家以不同角度,結合藝術與生活。
本屆藝術季主題「憶常」,期許以不同角度、結合藝術與生活,開幕式主題「拾光隧道」,乘載著記憶與日常,帶領大家回顧不同求學階段的專屬回憶,同時在臺灣大學第一活動中心外,更有市集活動,邀請華南銀行、街口支付、KKBOX、集點樹、迷路的兔子、andyfamily、Lazy Patisserie等廠商。將有推廣電子支付、QRcode集點、乾燥花及手工文創商品和藝術季甜點販賣。
藝術季總召鄭宇傑說:「透過對記憶多重性質的認識與重新詮釋和想像,我們希望去挖掘記憶與人之間,形塑、支配、保存等錯綜複雜又習以為常的關係。」
藝術季策展部長蔡昱萱表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看得見,摸得到的軀殼,然而真正證明我們存在的是沒有形體的記憶。記憶同時是極為個人的也是屬於群體的,它造就我們的情感,思想,卻又稍縱即逝;是身為人的真實記錄,同時經常是捏造,嫁接,竄改出來的。」
因此,本屆藝術季不同以往,將主題焦點鎖定在「記憶」的範疇,包括:
一、交憶:透過將展覽空間分為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四個區域,而每個區域再以不同的形式引導觀者與展內的物件互動,提供觀者以新的角度去探索與觀察感受與記憶之間的關聯性,找到不同面向自己,同時也能與眾人的記憶交疊出新的想像。(展出地點:臺大學生第一活動中心的104展室)。
二、匯憶:這是充滿實驗性質的行動藝術,透過由透明壓克力箱與透明管搭建出資料庫的意象,展現記憶的建構與存放。而壓克力箱內放置處理後的實驗照片或實驗照片上之實體物件。在觀眾直接參與藝術中採集、透析、重構探索記憶的旅程,在經過記憶全貌觀的實踐,我們或許更明白如何記起、如何遺忘。(展出地點:博雅一樓大地圖前)。
三、啟憶:啟取其開始之意,憶則為記憶,希望能重新開啟參觀者對記憶的想像。另外,取其諧音「起義」, 展區藉由聲音、影像來喚起觀眾的記憶,可能是日常周遭的聲音、可能是一首熟悉的歌、可能是某些似曾相識的畫面,讓觀者能對進入記憶的瞬間產生共鳴,並對參觀者看待記憶的想法產生巨大的衝擊,使記憶有嶄新、革命性的思考。(展出地點:社科院一樓公共空間)。
四、歧憶:歧憶的創作者將不同影像投影在該主題的投影紗上。「歧憶」在每個區域依據其主題有不同的場地布置以及影像呈現,以凸顯該主題價值,而觀眾可以在展場中自由移動位置,同時透過不同角度的觀看記憶變質的過程。表演的舞者則在五個區域中透過舞蹈肢體呈現回憶過程的四個步驟,同時在不同區域間移動,結合影像、肢體與聲光效果揭露記憶變質的過程與異質性(展出地點:博雅大樓)。
五、憶測專案:透過攝影作品 < States > 與 錄像作品探討觀者的多重身份與意識存在。兩者在主題與表達上出現歧異,卻都大膽的向觀者提出質疑與挑戰,正眼直視政治與社會中的議題,這正是「憶測」專案中的兩個作品的最大共通點—以日常生活作為出發點,在記憶與歷史之海中找到個人的位置(展出地點:博雅大樓)。
藝術季總召鄭宇傑表示,藝術季作為一個校際規模的官方活動,力求藝術季兼具娛樂和文化性質,帶給臺大藝術季的觀展者更豐富的藝術體驗,未來期盼繼續結合多方的參與者、資源與展演機會,共同打造學生藝文新革命。
臺大藝術季於五月四日開幕後,將帶動臺大熱鬧的「五月天」,而五月二十五日的閉幕式,不僅為藝術季畫下句點,同時也將在第一活動中心內打造時光迴廊,以迷宮的形式回顧24屆藝術季中種種策展展現出的憶常,以及戶外舉辦的「Our days 憶常、「市集」和晚會活動。在晚會過程中將會播放各專案的縮時錄影以及訪問影片,讓大家共同見證整個展品製作從無到有的過程,熱鬧可期,歡迎大家一起參與。藝術季資訊如下:
日期:2018年5月4~25日
地點:總校區及水源校區
內容:平面藝術、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行為藝術、表演藝術和科技藝術等多種方式展出,期待前來臺大藝術季的參與者皆能實際體驗和享受其中。
開幕式:5月4日(五)14:00-21:00
地點:振興草皮
閉幕式:5月25日(五)13:00-18:00
地點:學生第一活動中心
相關資訊詳「臺大藝術季」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TUartfest/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