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哥白尼學院院長暨秘書長與教科部國際司司長 來訪臺大
研討會大合照。
專題演講_中央研究院陳建仁院士。
閉幕致詞_醫學院倪衍玄院長。
開幕致詞_管中閔校長。
Facing COVID-19 and Beyond 研討會一景。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與防疫科學研究中心於 2021 年 4 月 8 日,假癌醫中心醫院舉辦 “Facing COVID-19 and Beyond”,會議包含專題演講及圓桌論壇,以線上及實體混成模式進行,廣邀國內外各領域專家進行分享。
前副總統陳建仁院士、日本東京大學Hiroshi Yotsuyanagi 教授、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羅一鈞副署長由流行病學角度切入,介紹由 2003 年 SARS 之後經歷的所有改變,了解 COVID-19 疫情最初到目前的管制措施。
以社會科學角度切入的講者為義大利聖心天主教大學Nicolò Pecora 教授及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 Addeba Kamurulzaman 教授。Nicolò Pecora 教授以大森法則(Omori’s Law,又譯大森-宇津法則)觀點說明COVID-19 大流行所衍生的經濟消退表現與大規模的天然災害相似。Addeba Kamurulzaman教授的核心價值建立在「不遺漏任何人」的抗疫手段說明監獄和移工的公共衛生議題,呼籲應將監獄及移工管理視為公共衛生議題。
由流行病學角度切入的為泰國朱拉隆功大學 Yong Poovorawan 教授及新加坡大學Paul Anatharajan Tambyah 教授。Yong 教授表示,COVID-19無意間造就泰國的新日常,雖傳染病看似對社會造成許多負面影響,但其實正面影響大於負面;例如在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腸胃道疾病的傳染、交通事故等都有顯著的降低,但與此同時,社會承受的心理壓力、自殺及自殺未遂者均上升。Paul 教授則幽默地提到任何製造商所提供的疫苗,都需要有公開詳細的數據,才能讓人信服。
以基礎研究角度切入疫情檢測及治療的有長庚大學施信如教授、醫學院張淑媛教授及葉秀慧教授。施信如教授談論病毒基因型的多樣性及其對於病毒穩定性和抗原活性的影響,亦分享長庚大學在本次疫情開發的快篩套組。張淑媛教授則介紹與中央研究院合作開發抗體 ACE-Fc Fusion protein;而葉秀慧教授所專注的Furin inhibitor研究,同樣也有可能阻斷病毒進入細胞進行複製,作為降低住院日數的手段。
下午重量級的圓桌論壇,由來自法國科學院,同時也是臺灣玉山學者的 Jean-Marc EGLY院士及醫學院楊泮池教授共同主持,邀請自法國、柬埔寨、法國、韓國、新加坡、西班牙、瑞士等各領域的學者線上參與,多位學者都對政策的實施和不同國家的防堵及檢疫措施多有評論。
會議最後,醫學院倪衍玄院長及癌醫中心醫院楊志新院共同期許,希望臺灣大學在未來有更多機會和海內外的學者面對面的交流機會,為此活動劃下完美句點。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