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哥白尼學院院長暨秘書長與教科部國際司司長 來訪臺大
小米春播活動-本校周家蓓副校長、實驗林管理處蔡明哲處長、玉山金控創辦人黃永仁與黃男州董事長與當地原住民合影
農藝系林彥蓉教授(左起一)、生傳系邵恪玄博士生(左起二)和農藝系大學部學生Maia Isnangkuan(右起一)訪談部落人士,採集信義鄉小米品系相關的原住民族知識
久美國小的學生在校內的小米田中除草,學校師生透過課程一同栽培小米,除了學習小米栽培相關的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師生更成為復育的重要力量
參與部落文化健康站(樂齡中心)的耆老們在播種小米前舉行播種儀式,並用腳脫粒播種用的種粟
28種地方品系小米春播於實驗林和社苗圃復育情形
參與部落文化健康站(樂齡中心)的耆老們在播種小米前舉行播種儀式,並用腳脫粒播種用的種粟
小米原是臺灣原住民早期賴以維生的糧食作物之一,與原住民傳統文化、歲時祭儀息息相關。然而,在日治時期理番政策與全球化變遷的影響下,各地的小米栽培逐漸式微。1930到1935年間,全臺以南投縣的小米產量為最多,但當地農民現大多改以栽培蔬果花卉等經濟作物為主,幾乎無人種植小米,使得南投縣信義鄉一帶的小米地方品系及小米相關的歲時祭儀漸漸消逝。
所幸,美國國家作物種原中心 (National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Center) 保存美國學者 Dr. Wayne Hazen Fogg於1977年來臺採集的近百種小米地方品系,其中有28種來自南投縣信義鄉,近所有採集品系的三分之一。而臺大農藝系郭華仁名譽教授於2011年重新將這些小米品系引種回臺灣,為小米復育點亮契機。
然而,種原中心提供的種子相當稀少,雖已帶回信義鄉,卻因大多部落居民已不熟悉小米栽培管理,加上小米已非部落既有生計作物,這些地方品系返鄉後難以延續繁殖。因此,生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處長蔡明哲從2020年起透過共榮計畫,攜手農藝系林彥蓉教授、生傳系邵恪玄博士生,先於臺大農場與實驗林和社苗圃繁殖小米種原,並積極在鄉內展開田野調查,與鄉內的布農族語專家、部落耆老進行深度訪談,了解過往的使用情境與原住民族知識。不僅復育小米,更是與在地居民一同復振小米文化。
奠基在團隊與族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上,後續2022年3月玉山銀行為支持環境永續發展,響應節能減碳、環境保護暨永續綠色大地宗旨,捐贈本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玉山臺大ESG百年計畫」(總計畫經費8932萬元),與實驗林合作推動十萬柏木護玉山計畫及信義鄉小米復育計畫,以實際行動支持信義鄉小米回家及未來推廣六級產業之相關研究,希望能振興信義鄉部落小米產業。在計畫的協助下,團隊於信義鄉的和社苗圃(面積0.35公頃)及東埔部落(承租面積0.15公頃)展開更大面積的小米栽培,並且辦理參與式育種。
2022年3月14日實驗林辦理「臺大玉山計畫-小米春播活動」,包含本校副校長周家蓓、蔡明哲處長、玉山金控創辦人黃永仁與董事長黃男州等人到場參與。民視「異言堂」節目於7月16日專題報導「小米.回家」的歷程,以及對小米文化重返原鄉部落的盼望。
為延續小米種植與傳統知識傳承,團隊也與鄉內學校合作復育小米,其中一所即是以布農族小米版曆、小米文化為課程主軸之一的久美國小。團隊在2021年12月23日學校舉辦的進倉祭活動中,將繁殖成功的小米品系種子贈予學校,學校師生成為協力小米復育的重要成員,更透過課程學習與小米相關的傳統知識。部落孩子也在栽培與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對部落文化與自身族群的認同感,建立「走出部落的能力,走回部落的情懷」。
除學校以外,近期信義鄉不同部落也漸漸開展出居民自發性的小米復育行動,如鄉內文化健康站(樂齡中心)的社工將28個小米品系的復育行動融入社區長照課程中,部落耆老透過課內安排的栽培活動達到身體運動的效果,也在集體栽培的過程中共拾童年的小米記憶。鄉內的部落青年也自發性地展開集體復育行動,互相分享種原與栽培技藝,透過復育展現跨社區的合作力量。信義鄉布農族小米復育現已逐漸發酵,學界與鄉內部落繼續共同協力,一起延續臺灣的生物多樣性與多元文化,邁向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終結貧窮(SDG 1)、終結飢餓(SDG 2)、優質教育(SDG 4)、永續城鄉(SDG 11)、負責任的生產消費循環 (SDG 12)及陸域生態(SDG15)。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