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新聞

臺大研究成果系列報導 - 醫院院長吳明賢領軍之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刺胳針胃腸肝病學》

更新日期:113年3月13日

圖1:研究成果於2023年7月榮登國際頂尖期刊《刺胳針胃腸肝病學》<em>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em>,並獲選為當期期刊的封面。圖2:全球第一個證實抗藥性基因分子檢測技術 (MTGT, molecular testing guided therapy),在引導幽門螺旋桿菌的療效上,不亞於依照傳統細菌培養與敏感性測試引導(STGT, susceptibility testing guided therapy)的療效的臨床試驗。

研究成果於2023年7月榮登國際頂尖期刊《刺胳針胃腸肝病學》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並獲選為當期期刊的封面。

全球第一個證實抗藥性基因分子檢測技術 (MTGT, molecular testing guided therapy),在引導幽門螺旋桿菌的療效上,不亞於依照傳統細菌培養與敏感性測試引導(STGT, susceptibility testing guided therapy)的療效的臨床試驗。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教授、內科部劉志銘教授、陳介章醫師、陳美志醫師、嘉義基督教醫院陳柏岳主任、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方佑仁主任組成的多中心研究團隊,運用抗藥性基因分子檢測技術,開發幽門螺旋桿菌的精準治療,對於多次治療失敗的患者可達近90%的除菌成功率,是全球第一個證實抗藥性基因分子檢測技術,在引導幽門螺旋桿菌的療效上,並不亞於依照傳統細菌培養與敏感性測試引導的臨床試驗。研究成果於2023年7月榮登國際頂尖期刊《刺胳針胃腸肝病學》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並獲選為當期期刊的封面,受到國際高度矚目,成為臺灣在國際上極具特色且領先的醫學研究領域。

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以及消化性潰瘍最重要的致病因子,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降低胃癌的發生風險以及消化性潰瘍的復發率,但近年來幽門螺旋桿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比例增加,因此經驗性療法的除菌率下降,需要依據抗藥性檢測結果引導精準治療。但是傳統的幽門桿菌培養較為困難(培養成功率僅約85-90%)、耗時(2-3週)、檢體保存及運送不便等,因此幽門桿菌培養與敏感性測試的醫療可近性較低。近年來研究發現,幽門桿菌對於clarithromycin 以及levofloxacin 的抗藥性,分別與其16S RNA及gyrase A 基因上的點突變有相關,而之前的研究證實這些點突變則與除菌失敗有相關,並開發直接利用胃切片檢體進行抗藥性基因檢測的方法,包括優化檢體保存、DNA萃取及PCR條件等,提升抗藥性基因檢測的成功率(98-99%)與準確率(>95%)。

在2017 年至 2021期間,研究團隊更進一步透過臺灣胃腸疾病與幽門桿菌臨床試驗聯盟的多中心平台,進行2個臨床試驗,比較依照抗藥性基因分子檢測技術以及依照細菌培養與敏感性測試,在引導幽門桿菌第一線與第三線治療的療效差異。研究團隊共招募 560 名未曾接受除菌的幽門桿菌感染者,以及 320 名多次治療失敗的幽門桿菌感染者,結果顯示在第一線的試驗中,分子檢測引導治療組的除菌率為86% (241/280),不亞於藥物敏感檢測引導組的除菌率(87%,243/280)。在第三線的試驗中,分子檢測引導治療組的除菌率為88% (141/160),不亞於藥物敏感檢測引導組的除菌率(87%,139/160)。這2個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分子檢測引導的幽門桿菌精準治療在一線治療與第三線治療,不亞於藥物敏感檢測引導的療效,研究結果支持分子檢測引導可用於引導幽門桿菌的精準治療。

捲置上方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