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獲「2024天下USR大學公民獎」第一名
化學系徐丞志副教授團隊透過高解析質譜儀對比菲德氏菌進行代謝體分析,找出具有改善代謝性疾病潛力之腸道菌活性功效分子。
化學系徐丞志副教授(右三)團隊與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左三)合作之文章近日發表於《Gut Microbes》
近年的眾多科學研究都指出,人體的腸道菌的好壞,可能會決定人的體態;透過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有愈來愈多人體腸道內的「瘦瘦菌」被發現。市面上也推出益生菌產品標榜可以減肥,但是究竟人體腸道內的細菌是如何幫助健康,達成體態調整,相關證據仍然缺乏。
臺大化學系教授徐丞志的研究團隊,與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團隊合作,找到腸道益生菌能夠減肥的關鍵因素。徐丞志團隊透過高解析質譜儀對人類腸道常見的比菲德菌龍根 (Bifidobacterium longum) 進行代謝體的分析,發現到龍根菌會產生活性功效分子促進脂質的代謝,減緩細胞內的脂肪累積。
研究團隊近一步發現,透過膳食補充荔枝多酚以及特殊胺基酸成分,能夠有效調整腸道的環境,並幫助龍根菌在腸道內生存,讓龍根菌更有效率的定植在腸道內,同時幫助龍根菌產生有功效的代謝物,此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2024年3月的國際期刊Gut Microbes。
徐丞志表示,研究成果顯示腸道菌的活性成分才是益生菌是否能有功效的關鍵,腸道菌的代謝物是國際上藥物開發與保健營養的新方向,團隊未來也會繼續利用質譜代謝體的技術去尋找更多益生菌代謝物。
研究團隊感謝國科會和教育部補助經費補助,目前已經完成專利申請,並依科技基本法技轉到臺大衍生新創公司,進行相關產品的開發。
研究全文: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9490976.2023.2300847
當期焦點